其他
荐书 | 基于省域视角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和情景分析
本书全面分析了省级空间规划的历史渊源、技术变革和实施机制,深入研究了省域耕地、建设用地和矿产开发的适宜性,初步探索了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等在空间上的协调,动态模拟了不同情景下经济社会、交通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对城镇、农业和生态格局的影响。本书适合对城乡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等各类空间规划技术编制和政策研究感兴趣的专业人员与读者阅读。
序 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王凯
为本书作序
国土规划是空间规划的一种类型,是协调经济发展、人口分布、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重要公共政策。学术界一般认为,德国鲁尔矿区联盟(SVR)上世纪20年代在鲁尔开展的相关规划,开启了区域性国土规划的先河。我国区域开发的最早尝试,可以追溯到张謇19世纪末在江苏南通进行的实践。在随后百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以物质空间规划为内容,以国土规划、城乡规划等为形式的区域规划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愈益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而不同”的发展态势。可以说,区域规划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美好生活理想的奋斗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高度重视国土规划的相关工作。“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的选址,就是国土开发、生产力布局、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实践。改革开放之初,中央要求开展国土整治工作,并启动了第一轮国土规划,1987年颁布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其中城镇布局战略是纲要的重点。可以说,国土层面的空间规划从一开始就是经济、社会、城镇发展的综合部署。体制上,建国初156项工程选址由原国家计委牵头,改革开放之初的国土规划是由当时的国家建委组织。随着国家管理职能的不断调整,原由综合部门统筹组织的国土层面空间规划分化为多个不同部门的规划。这也是当前国家提出“多规合一”等规划体制改革的背景。
随着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以遥感、GIS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技术手段也日趋成熟,为更加科学地进行不同尺度的规划编制和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包括国土规划、城乡规划在内的各种空间/区域规划都应该重点实践和探索的领域之一。
本书是我院陈明博士带领的团队,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的支持下,对区域和空间规划的历史起源、政策变化、技术进展和规划实施,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课题还以湖南省为对象,对空间资源适宜性评价、驱动力模型、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空间化、“地下”和“地下”资源一体化配置等新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应用。书中还对省级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退耕还林、水资源开发等各类规划在空间上的衔接和协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认为,这些研究,对推进区域和城市规划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空间规划的编制和研究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空间规划的作用正从指导建设的蓝图,转变为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国家空间规划体系面临改革的背景下,不同层次空间规划的管控要逐层深化,不同部门之间的规划要加强协作,空间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是改革的大目标。在国家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下,通过区域规划推动区域 “善治”,利用科学技术和方法,准确把握区域发展的规律,是新时期空间规划改革的新要求。希望作者继续拓宽研究视野,长期深化相关领域工作,为早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规划理论,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国家“智库”的发展目标继续奋斗。
是为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王凯
博士/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2017年7月16日
目 录
精 彩 书 摘
作者简介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研究所副所长 陈明
陈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国际城市规划》杂志副主编,博士,研究员,高级城市规划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先后参与和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课题以及中国工程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重大课题,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城市发展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扫码购买